降壓藥服用有四個誤區(qū)
黃容
高血壓是最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,長期高血壓可能引發(fā)心臟病、腦卒中、腎功能衰竭、眼底病變甚至失明等后果。有數據顯示,發(fā)生心梗的患者中69%有高血壓;發(fā)生卒中的患者中77%有高血壓;發(fā)生心衰的患者中74%有高血壓。因此,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。世界衛(wèi)生組織的統(tǒng)計數據顯示,每年全球約有1700萬人死于心血管疾病,約占總死亡人數的三分之一。其中,有940萬人是死于高血壓并發(fā)癥。
降壓治療是降低心腦血管疾病危害最有效的手段之一。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助理、中國醫(yī)學科學院阜外醫(yī)院副院長蔣立新教授認為,很多人對高血壓的藥物服用有誤解,最典型的有四個誤區(qū)。
誤區(qū)一:“傷肝”“傷腎”不能吃
所有的藥在正式上市之前,必須經過一系列臨床試驗的驗證,在健康人及患者中充分觀察其安全性和療效,因此是有安全保障的。患者不要被藥物說明書上所列的藥物不良反應嚇到,藥物被允許上市,說明不良反應對人體影響小,或發(fā)生率極低。舉例來說,1萬個人里任何人出現任何一種不良反應都會被記錄到說明書中,但發(fā)生的概率非常低。
藥物要經過肝臟、腎臟代謝出體內,但并非說明書上有傷肝傷腎的副作用就不能服用。如果患者的肝臟或腎臟本身有問題,醫(yī)生會根據藥物特點、患者肝臟和腎臟情況合理選擇藥物。總體上看,吃高血壓藥物發(fā)生不良反應的危害,遠小于不吃高血壓藥引發(fā)心梗、腦梗等疾病的危害。因此,患者要遵醫(yī)囑規(guī)律服用降壓藥物,發(fā)生疑似藥物不良反應時,及時告知醫(yī)生,調整用藥,而不要自行停藥。
誤區(qū)二:含服“心痛定”快速降壓
有的患者在偶爾出現突然的血壓升高時(如收縮壓超過200mmHg)會非常緊張,選擇服用快速降壓的藥物讓血壓趕緊降下來,比如,在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片(心痛定)。
這樣做容易給患者帶來危險,應當禁止。原因是舌下含服心痛定時,藥物經過舌下靜脈直接吸收入血,血藥濃度迅速增加,可能導致血壓在短時間內急劇下降。其結果是,有些患者會出現突然暈倒等腦供血不足的癥狀。
提醒廣大患者注意,出現突然的急劇血壓上升,特別是伴有明顯癥狀時應盡快就醫(yī)。因為當高血壓患者合并了不同疾病時,降壓治療的策略是不一樣的,自行在家用藥是不安全的。
誤區(qū)三:服藥期間不監(jiān)測血壓
有的患者僅在出現頭痛、頭暈等癥狀時才服用降壓藥,一旦癥狀消失就停藥。還有的患者能夠堅持長期服藥,但自己不按時監(jiān)測血壓,認為只要頭不痛不暈就沒事了。這些做法都是不對的。
高血壓被稱為“無聲殺手”,因為大多數患者沒有任何癥狀,但是血壓升高對于心腦血管的危害卻是持續(xù)存在的,不能根據有無癥狀決定是否服藥。同時,高血壓的治療原則之一是長期平穩(wěn)降壓,如果一會兒吃藥一會兒不吃,會造成血壓大幅度波動。因此建議首選長效藥物,確保一天24小時體內藥物都有一定的濃度,使血壓平穩(wěn)控制。但長效藥物通常價格較貴,如果經濟條件不允許,一些便宜的中長效藥物也可以發(fā)揮平穩(wěn)降壓的作用。比如,尼群地平、阿替洛爾合用,每日早晚各一片。
另外,降壓治療不是吃上藥就萬事大吉了,還要看所服用的藥物是否可以有效控制血壓,也就是醫(yī)生常提到的降壓“達標”。通常認為高血壓患者應將血壓控制在收縮壓140mmHg和舒張壓90mmHg以下,如果患者年紀比較大,比如超過80歲則收縮壓可以放寬到150mmHg以下。因此,患者要定期測量血壓,無論有沒有癥狀。其目的是了解血壓有沒有達標,或有沒有發(fā)生異常波動,以便及時調整用藥,降低并發(fā)癥的發(fā)生風險。
誤區(qū)四:長期服藥一天不能停
高血壓用藥的確是長期的,除非是有明確原因的高血壓(比如腎血管狹窄)。原發(fā)性高血壓不可能治愈,必須終身服藥,將血壓控制在理想水平,最大程度降低并發(fā)癥發(fā)生的可能性,這就是最好的治療。但這不是“藥物依賴”的意思,而是高血壓這種慢性病的特點就要求堅持長期治療。
實事求是地說,降壓藥并不是一天都不能停,也不是停了就“完了”。比如,夏季天氣熱,人的血管舒張,再加上大量出汗、血容量下降,血壓水平可能適當降低,降壓藥物就可以根據血壓水平減量或停用一段時間。冬天天氣寒冷,血管收縮、血壓上升時,要及時恢復原有藥物劑量。因此,才需要患者注意監(jiān)測血壓,定期復診。
- 人民健康APP
- 人民好醫(yī)生APP
熱門點擊排行榜
聯系我們
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:rmwjkpd 公眾號:人民網健康 |
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: 人民網健康衛(wèi)生頻道 |
電話:010-65367951 郵箱:health@people.cn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