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臺養(yǎng)生園
"冬藏"哪些部位不能露 避開養(yǎng)生3個誤區(qū)
編者按: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,健康成為我們最關注的話題。什么才是健康的食品?生活中如何預防身體的疾病?這都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。人民健康網推出《金臺養(yǎng)生園》欄目,每周為您盤點最養(yǎng)生的生活方式,帶您走進健康園地。
“冬藏”哪些部位不能露?
中醫(yī)有“春生夏長,秋收冬藏”的說法,冬三月,也就是從立冬至立春前,尤其是三九天,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(jié)。朔風凜冽,寒氣刺骨,陽氣潛藏,陰氣盛極,草木凋零,蟄蟲伏藏,萬物處于冬眠狀態(tài),為來年春生、夏長養(yǎng)精蓄銳。因此,冬季養(yǎng)生之道,應以“藏”字為首要原則。
寒冷的冬季,“溫暖”恐怕是人們最渴望的事情了。從遠古時期的裹獸皮、纏樹枝,到現(xiàn)代的保暖內衣、帽子、圍巾、手套等“配套設施”,人們已經意識到,身體的某些部位對防寒保暖至關重要。重視保暖,也是“冬藏”的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,尤其是對于老弱病殘者。進入冬天,天氣寒冷,室外溫度較低,極易使人患上風寒感冒、風濕骨痛、心腦血管等各類疾病。冬季保暖,至關重要,那么,冬季哪些部位不能凍呢?
人體有8個部位最怕冷,對它們進行保暖防護尤為重要。【詳細】
養(yǎng)生就是食補?避開養(yǎng)生3個誤區(qū)
養(yǎng)生已漸漸成為我們生活談論的主要話題之一,然而,由于大部分人沒有足夠的醫(yī)學知識,又加之魚龍混雜的宣傳,很多人都走進了以下三個誤區(qū):
誤區(qū)一:養(yǎng)生就是食補
在“是藥三分毒”這種觀念的灌輸下,很多人都認為“藥補不如食補”。然而,養(yǎng)生并不是食補。
古話說:“天有三寶,日月星;地有三寶,水火風;人有三寶,精氣神。”養(yǎng)生就是要保護好我們的“精氣神”。因此,食補不如氣補,氣補不如神補。“氣”是“精”和“神”的一個橋梁。“養(yǎng)精”就是通過練氣來養(yǎng);“養(yǎng)神”也可以通過練氣來達到。所以,從某種意義上而言,養(yǎng)生就要從養(yǎng)氣開始。養(yǎng)氣要把呼吸放慢。
誤區(qū)二:“專家”說吃什么就吃什么
現(xiàn)在社會上充斥著太多不一的“養(yǎng)生觀點”,今天這個專家說要吃這個,明天那個專家說不能吃這個。那么到底該怎么吃,才能起到養(yǎng)生的作用呢?
其實,每個人的飲食習慣各有不同,只要掌握一些大的規(guī)則即可,歸納為以下5個字:“雜、少、慢、淡、溫”5個字。
誤區(qū)三:養(yǎng)生是老年人的事
在如今快節(jié)奏的生活方式下,年輕人大都漠視養(yǎng)生之道,總認為養(yǎng)生是老年人的事。生活無規(guī)律,飲食無節(jié)制,胡吃海喝、通宵熬夜,等到年紀大了才發(fā)現(xiàn)各種毛病都出來了,才開始注意養(yǎng)生,這種本末倒置的方法,實在不可取。【詳細】
每天吃幾個雞蛋合適?
經常有人問“一天應該吃幾個雞蛋”,其實這個沒有固定答案,要根據自己的飲食結構來整體分析。
對于正常成年人來說,每天要攝入蛋白質量為1.16g/(kg體重),也就是說一個體重60kg的人,每日蛋白質最低需要量約為70g。
按照每100g雞蛋提供15g左右的蛋白質來計算,如果這些蛋白質全部由雞蛋提供,就是460g雞蛋,將近9個雞蛋的量。
但是,實際上,我們還會從主食、牛奶、禽肉、魚肉、豆制品等食物中攝取豐富的蛋白質,所以,我們沒必要吃那么多雞蛋。【詳細】
水果熟著吃,養(yǎng)人
天氣漸寒,冰涼的水果吃完后可能使腸胃不舒服,如果加熱做熟可以減緩這種不適,還有特別的營養(yǎng)功效。
水果熟吃可以促進β胡蘿卜素的吸收。橙黃色水果如芒果、菠蘿富含β胡蘿卜素,這種物質可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,有緩解眼睛疲勞的作用。但水果中的β胡蘿卜素位于細胞內,僅僅靠咀嚼難以使其釋放,加熱能破壞水果組織,讓β胡蘿卜素充分釋放,使護眼功效更佳。
特殊人群熟吃水果更利健康。脾胃虛弱的人,將水果做熟吃,可以減緩寒涼引起的腸胃不適,加熱還可以滅活水果中某些對消化道有傷害的蛋白酶,減少腸道受到的刺激。做熟后的水果,味道更濃郁,酸甜可口,對于食欲不佳的人有開胃消食的功效。蒸煮等烹調方式能使水果變得軟糯,很適合牙口不好的老年人食用。【詳細】
人老腿先老 防病“邁開腿”
俗語說“人老腿先老”,預防衰老能否從“腿”上下工夫?專家提倡溫和健步走,以加強對膝關節(jié)的日常保護。
為什么說“人老腿先老”呢?山西心血管醫(yī)院主任醫(yī)師史世平介紹,進入老年后,人體器官會出現(xiàn)衰老。骨關節(jié)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、負荷最多的運動器官,自然磨損尤其厲害。膝關節(jié)是人類最大的關節(jié),長期勞損就會首先受到破壞。因此,很多人會漸漸出現(xiàn)下肢沉重、膝蓋僵硬、上下樓困難甚至不能行走等現(xiàn)象,這就是人們常說的“人老腿先老”。
“步行是一種靜中有動、動中有靜的健身方式。”史世平說,以輕快的步伐散步15分鐘左右,即可緩解緊張、焦慮的情緒。此外,堅持步行還有“幾增幾減”的作用。【詳細】
做點小運動 痔瘡繞著走
“十人九痔”的說法雖說有點夸張,但痔瘡的發(fā)病率較高是事實,且有隨年齡上升而發(fā)生率漸增的趨勢。這里介紹一種以提肛為主、配合軀干和肢體活動的體育療法,可以改善或消除病癥,起到有痔可治,無痔可防之功效。具體方法如下:
腹式呼吸 取仰臥位,全身盡量放松,雙手重疊置于小腹上,做腹式深呼吸,呼氣時腹部鼓起,吸氣時腹部凹陷。重復10~20次。
提肛運動 站立,全身放松,將臀部及大腿用力夾緊,吸氣,舌頂上腭,同時肛門逐漸用力向上提,收緊,然后呼氣,全身放松。每日早晚各做10次。
抬舉骨盆 仰臥屈膝,使腳跟盡量靠近臀部,兩手放在頭下,以腳掌和肩部做支點,使骨盆抬起,吸氣,同時收縮肛門,放松時呼氣。每日做1~3次,每次重復20下。【詳細】
上火怎么辦?這些身邊食材可降火
天氣越來越寒冷了,人們喜歡進食溫熱食物來避寒取暖,于是,麻辣火鍋、燒烤肥甘、魚蝦牛羊、火腿及煎炸五辛等熱性食品成了冬季的家常便飯。中醫(yī)認為,冬至過后,人體內陽氣開始逐漸升發(fā),如果屬于實熱體質,則很容易導致人體陰陽失衡而出現(xiàn)內火旺盛等上火現(xiàn)象。
生活中有一些人上火后,總是急于去服用清熱藥,其實,如果不嚴重,不妨先用食物來降降火毒。正如唐代孫思邈所云:“安身之本,必資于食,不知食宜者,不足以存生。為醫(yī)者,當須先洞曉病源,知其所犯,以食治之,食療不愈,然后命藥。”五臟皆有火,看看你是什么火?【詳細】
☆ 精彩回顧 ☆
飯后養(yǎng)生三件小事 養(yǎng)精蓄銳睡好子午覺
- 人民健康APP
- 人民好醫(yī)生APP
熱門點擊排行榜
聯(lián)系我們
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:rmwjkpd 公眾號:人民網健康 |
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: 人民網健康衛(wèi)生頻道 |
電話:010-65367951 郵箱:health@people.cn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