居民為何對垃圾分類效果感覺不明顯
【光明時評】
北京垃圾分類措施已正式實施兩個月,近日媒體報道,多個小區(qū)居民普遍反饋“實施垃圾分類的感覺”不明顯。特別是廚余垃圾分類難度大,落實的效果低于預期,而北京市城管部門日前發(fā)布規(guī)定,明確“廚余垃圾分類質量不合格不收運”。
從新修訂《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》(以下簡稱《條例》)到在大部分社區(qū)配置分類清晰的垃圾桶,再到加強實施垃圾分類工作宣傳,北京在推進垃圾分類工作中的確邁出了一大步,也取得了一定的階段性成果。比如,居民在投放垃圾時開始有了簡單的分類意識,能夠將可回收垃圾分類投放,社區(qū)垃圾清運車輛設備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,垃圾清運頻次也比以往增加。然而,垃圾分類清運是一個系統工程,絕非發(fā)布一兩個文件規(guī)定,或者通過改進硬件設備就能自動實現的。
當前,北京市垃圾分類在居民認知、人力配備等“軟件環(huán)境”以及工作標準、監(jiān)督促進等工作機制上還有瓶頸需要突破,對于實施垃圾分類工作中面臨的多環(huán)節(jié)難點問題,還需要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。特別是在實施垃圾分類的初期,指導與監(jiān)督對于規(guī)范居民垃圾投放行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提升居民垃圾分類意識是實施垃圾分類制度制定后的“第一環(huán)節(jié)”。目前,借助張貼宣傳畫等方式,垃圾分類知識得到了一定普及,但是千千萬萬的居民對于垃圾如何分類尚未充分掌握,對自家垃圾具體應該如何分類,仍然有點“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”。特別是囿于單位和家庭的不同條件,對過于精細的垃圾分類仍然存在畏難情緒,需要有關部門加強知識普及和分類指導,增強社區(qū)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責任感和榮譽感。
廚余垃圾分類是實施垃圾分類的最大難點,也是做好垃圾分類的“中梗阻”。一方面,居民尚未養(yǎng)成對廚余垃圾進一步細分的習慣,如果缺乏精確的指引,很容易將不同類別的廚余垃圾混在一起,加大細化分類的難度;另一方面,不少小區(qū)的垃圾收運本身沒有分類,廚余垃圾依舊混裝,實際給居民分類廚余垃圾的效果打了折扣。此外,有的小區(qū)要求在規(guī)定的時間傾倒廚余垃圾,并沒有完全考慮到多數居民的生活習慣,執(zhí)行起來難度不小。垃圾分類的人力配備也是一大難點。對于分類器具的準備、清洗與維護,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。就拿廚余垃圾清運來說,目前主要由作業(yè)人員現場目測或采用工具翻查的方式進行判定,需要耗費大量人力,清運效果既取決于相關工作標準的確定,也取決于作業(yè)人員的責任心。
加大督促糾正力度是實施垃圾分類的“最后環(huán)節(jié)”。《條例》明確產生生活垃圾的單位和個人是分類投放的責任主體,對不按規(guī)定投放的有權要求改正乃至進行罰款。但如果沒有專門的監(jiān)督人員和糾正機制,這些處罰措施很容易淪為一紙空文。國內一些城市的街道試行遠程監(jiān)控、即時語音提醒等方式指導居民分類投放,效果有待觀察。在實施初期,監(jiān)督與指導是緊密結合的,應該堅持指導為主、監(jiān)督為輔,幫助居民逐步建立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,讓好的制度和風尚真正落地生根、惠及廣大居民。
(作者:濟兼,系媒體評論員)
- 人民健康APP
- 人民好醫(yī)生APP
熱門點擊排行榜
聯系我們
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:rmwjkpd 公眾號:人民網健康 |
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: 人民網健康衛(wèi)生頻道 |
電話:010-65367951 郵箱:health@people.cn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