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郎溪——
再生稻 又飄香
本報記者 田先進
早上5點,天還沒亮,安徽宣城市郎溪縣雙廟村村民袁宏才就起了床。一杯清茶下肚,穿上膠鞋,帶上鐵鍬,開著皮卡徑直向田里奔去。他說:“下個月,我種的1000畝再生稻就要迎來第二季收獲了。現(xiàn)在正是水稻生長關鍵期,可不敢掉以輕心。”
打開車門,袁宏才三步并作兩步,迫不及待到田里察看情況。捧起一串稻穗,他仔細觀察:“有些再生稻已經開始灌漿了,不出意外,很快就能迎來豐收!”
57歲的袁宏才,是郎溪宏業(yè)糧油種植家庭農場的業(yè)主。農場從2017年開始試種再生稻,當年年末總產量達到160噸,因為品質優(yōu)良,很受消費者喜愛。嘗到甜頭的袁宏才從2018年開始,將種植面積擴大到1000畝。
“每年3月初,我們要把種子放到育秧盤里培育,其中最關鍵的農資是育秧基質。”老袁說,“今年受疫情影響,原本從外省購入的農資無法送達,一旦錯過育秧最佳時機,損失就大了。”
袁宏才向郎溪縣農業(yè)農村局反映了情況,沒過幾天,好消息傳來,縣農業(yè)農村局專門為他開了一張“急用農資通行證”,確保農資順利運抵農場。
為克服疫情和汛情影響,確保秋糧不減產,郎溪縣拿出了硬舉措。農情監(jiān)測和農資調運兩手抓,為糧食生產保駕護航;引導農戶及時以直播、育秧移栽等方式補種水稻,同時組織139名農技人員深入一線指導農戶。郎溪縣還鼓勵和引導種糧大戶種植再生稻,今年對再生稻種植戶落實每畝補貼120元的獎補政策,全縣再生稻種植面積達到1.2萬畝。
“前段時間再生稻第一季成熟,我們抓緊搶收,產量比往年還略高。”老袁說,“加上今年糧食收購價有小幅度增長,里外里一合計,收入增加了不少。”
除了1000畝的再生稻種植,袁宏才的農場還有1000畝地用于小麥和雜交稻輪作。“5月的時候,小麥就已經收割,下個月雜交稻也要迎來收獲期。今年保守估計,收入能有60多萬元。”老袁笑著說。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0年09月22日 02 版)
- 人民健康APP
- 人民好醫(yī)生APP
熱門點擊排行榜
聯(lián)系我們
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:rmwjkpd 公眾號:人民網健康 |
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: 人民網健康衛(wèi)生頻道 |
電話:010-65367951 郵箱:health@people.cn |